發布時間:2017-07-16 16:28 來源:豫都網 我來說說 我要投稿
交警檢查出站車輛的滅火器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高瞻展
記者 程亞龍實習生 柴歡
回家過年,長輩總要囑咐一句:“一路平安”。暖安
“平安”,全感是自們老司機、放心車給予的駕護安全感,是回家航大巴車上常備的滅火器,是暖的保危急時刻隨手可摘的安全錘,是暖安不被同行旅客包裹里危險品所傷……
為了這份沉甸甸的囑托,無數與您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在忙碌。2017年1月17日,河南商報記者走進鄭州市隴海汽車站,記錄站里站外為您保駕護航的他們。
暖暖回家路,祝您一路平安。
【安檢員】
菜刀、砍斧……
危險品一個都不能放過
“那個包里有刀具,打開查看一下吧。”鄭州隴海汽車站進站口,坐在“三品”安檢儀器前的劉云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屏,她轉頭跟同事交代后,又回頭盯著屏幕。
老邢打開自己的背包配合安檢員查看,一把菜刀和一把長約20公分呈月牙形的砍斧,讓進站的其他乘客目瞪口呆。“你這屬于管制刀具了,不能帶上車。”安檢員說話斬釘截鐵。
“專門新買的,帶回家過年砍骨頭用呢。”老邢本來堆滿笑容的臉,立刻愁云滿布。他稱,自己在鄭州賣豬肉,手起刀落,一塊豬肉就分出來了,帶把刀回家用,太正常不過了,“咋就不讓帶了呢?”
在劉云的勸說下,兩把刀最終沒被帶上車。劉云稱,被檢查到的“三品”,都會被暫時保存,乘客可以聯系鄭州的朋友取走,但如果超過7天,車站則會上交到站區派出所處理。
鯉魚、鍋、衣服、鞋子等物品,經X光照射后顯示在屏幕上,又從劉云的眼前一件件掠過。“這是保證乘客安全回家的第一道防線,必須得把好關。”她稱。
“三品”安檢儀上的數字顯示,僅昨天一上午的時間,通過儀器的包裹已經有近4000個,這是日常一天包裹數量的兩倍。
【民警】
甄別可疑人員
幫乘客尋找“遺忘的身份”
“坐汽車還要身份證嘞?俺身份證擱老家了。” 1月17日上午11點30分,在上述車站實名驗證窗口,48歲的周口太康縣人張青(化名)急得直撓頭。
為開具臨時身份證明乘車,老張來到位于車站內的鄭州市公安局南關街分局車站責任區大隊警務室,卻怎么也想不起自己的身份證號。
民警唐軍欣先是根據老張的姓名和戶籍所在地檢索,人口信息查詢系統彈出15個同名同姓的張青;又通過老張的出生年月比對篩選,找出幾條相近信息;最后再用存檔照片一次次比對,五六分鐘后,找到老張信息并核驗無誤,打印相關證明。
“如果能記得自己身份證號,那最好不過了;老張這樣能記清楚大概的,也還好;有時會遇到上了年紀的老人,記不清身份證號碼,說不清名字,說不準出生年月,我們就只能根據一些模糊的線索一點點查詢,直到找到其人口信息為止,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南關街分局車站責任區大隊長楊俊明說,如此較真,是為了篩選出在逃、有前科人員,讓乘客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楊俊明說,警務室里必須有倆民警同時在場,一旦遇到可疑人員,能迅速控制。對于有吸毒經歷的人員,還得進行尿檢,并檢查其是否攜帶毒品,“相比安檢員,我們是保平安的最后一道防線,處置突發事件,做足應急預案,一點都不能含糊。”
【交警】
行車證、安全錘……
行車保障一樣都不能少
1月17日12點,隴海汽車站出站口,長途大巴緩緩行駛、轉向,站外是川流不息的隴海路,車子出站,離家的距離就一公里一公里地接近。
然而,出行之前,最后一道檢查還是必不可少的。鄭州市交警四大隊車管中隊民警賀國富登車檢查:“一看行車本本齊不齊(駕駛證、行車證);二看消防器材齊不齊(安全錘是否配齊、滅火器有無超期);三看車內乘員超不超。”
從警近30年,賀國富一直跟車管工作打交道,這么些年,他輪崗過鄭州市金水區、管城區四五個汽車站執勤點,每到春運,這樣的檢查流程就會重復成千上萬遍,單調、重復、辛苦。
車站門口的寒風一陣緊似一陣,但賀國富的檢查不能停。他還記得,2003年大年三十,天氣嚴寒、路面積雪,在中州大道上一個春運檢查站,一輛超員一倍的面包車闖崗行駛,他和同事攔都沒攔住,車輛直撞上路邊護欄才停下,車上乘客有人擦傷,司機自己也嚇得瑟瑟發抖。賀國富感慨,“我們的安全檢查,平日里看著瑣碎無趣,但是,每個環節盡到該盡到的責任,乘客乘車回家心里也會放心,這可不就是一路平安嗎?”
(河南商報)
電話:400-123-4567
傳 真:+86-123-4567
手 機:13800000000
郵 箱:admin@qq.com
地 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